欢迎光临北京北大宝石鉴定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珠宝鉴赏
鉴定业务
电       话:

010-62755676

010-62759084

13241471624(微信同号)

传       真:

010-62757006

邮       箱:

pkugac@pku.edu.cn

联系地址:

北京大学新地学楼(逸夫贰楼)四层3438室

邮政编码:

100871

培训咨询
电       话:

010-62756001,

62756802,62752997

联系地址:

北京大学畅春园1号二楼204室

邮       编:

100871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珠宝鉴赏 >

沙漠玫瑰之成因探讨

发表时间:2008-7-27 文章来源:编辑:人气:16604

 

  1   照片来源于石友       2   2006年笔者购于嘉峪关

“沙漠玫瑰”是继神奇的大漠石之后,从戈壁荒漠中走来的又一沙漠瑰宝,是浩瀚大漠所特有的地质、地理环境造就的瑰丽神奇的石中之花。但是,由于其硬度低、性脆、开采困难等原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沙漠玫瑰还为数不多,人们对其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及其形成的机制等尚需进一步的认识。为此,笔者发表一些浮浅认识,抛砖引玉,以求得赏石界朋友的共鸣。

 “沙漠玫瑰”与沙漠有着无可非议的血缘关系,但是,并非所有沙漠都盛产沙漠玫瑰。据报导,目前在我国沙漠总面积达1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仅在阿拉善沙漠盐湖分布区中产有“沙漠玫瑰”。初步分析四种因素是“沙漠玫瑰”缺一不可的产出条件,即极其干燥的气候;充足的CaSO4的来源;沙下湖中相对稳定的(有季节性变化)水位和没有遭到破坏的流沙覆盖层。

阿拉善地区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而得名—阿拉善沙漠。区内自然景观呈现沙丘与戈壁低山相间分布的特征,平均海拔1200,地势南高北低,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属中温带干旱荒漠区。

据杨小平、刘东生《距今30ka前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古环境[J].第四纪研究》, 选用风成沉积、湖泊沉积及河流沉积的古环境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依据14C年龄测定,认为在30ka前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雨量较高,气候较湿润。另据《河西黑河水系的变迁》记载:“第四纪更新世黑河流量丰沛,超越走廊北山深入蒙古高原,在阿拉善草原中部灌满居延盆地,形成居延海”,说明阿拉善地区在那时曾经是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的水乡景色。然而,在青藏高原隆起、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程度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河水逐渐干涸,湖水水面下降、湖水越来越咸已是大势所趋。由于气候转为干旱、蒸发量极度加大导致湖域减小直至完全干涸,形成了各种盐类矿床,部分湖泊演化为现在的咸水湖、沙下湖和时令湖。

“沙漠玫瑰”主要产于沙下湖之中沙下湖是全年没有表面湖水的盐湖,也是盐湖发展到后期的标志。沙下湖水面往往比湖泊沉积物顶面低得多,沉积物上部常被风成沙所覆盖,并基本没有地表径流水的补给,从而保持了水面的平稳和水中的化学成份及其浓度基本不受外界干扰而发生变化(只有季节性降水下渗时才会引起水位的波动)。   

“沙漠玫瑰”是沙下湖在极其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体在砂砾中不断升腾、蒸发作用下,水中CaSO4的浓度逐渐达到过饱和状态,并因季节性降水PH的变化,CaSO4按自己的结晶习性和生长空间凝结而成。刚出土的“沙漠玫瑰”叶片上往往有嵌进去的砂粒,看上去更有一种原始的美(如图2)。理论上讲,在戈壁大漠中富含CaSO4沙下湖,都应挖掘出“沙漠玫瑰”。但是,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由于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和沙丘的迁移作用,许多“沙漠玫瑰”顶部的保护层往往遭到破坏、移蚀,使“沙漠玫瑰”暴露地表被物理风化为碎屑状随风砂而去,故产量稀少,而其中花形酷似玫瑰,完整的展现花卉特征的“沙漠玫瑰”更是凤毛麟角。

   “沙漠玫瑰”属石膏矿物中少见的一种晶体,其化学成份与石膏的化学成份相同,化学分子式为Ca[SO4]·2H2O,摩氏硬度2,密度为2.3,因含铁、锰等呈褐色、褐黄色,晶体常呈板、片状集合体形成盛开的玫瑰和其它千姿百态之形态。如图1晶体呈弧形覆瓦状成团产出,看上去温文而雅、含情默默。图2的晶体则呈菱型板状叠瓦式产出,显得粗犷豪迈、热情奔放。

 从古至今,玫瑰花因香味迷人、花形优美且色彩艳丽而倍受人们珍视,正如歌中所唱“百花丛中最鲜艳”。但是“沙漠玫瑰”与之相比更有过之“沙漠玫瑰”是从遥远的戈壁大漠走来,显得更加情真意切,且不枯萎,不凋谢,会永远伴随你幸福人生。